法師就之,首末二年,學《唯識決擇論》、《意義理論》、《成無畏論》、《不住涅槃》、《十二因緣論》、《莊嚴經論》,及問《瑜伽》、《因明》等疑已。
停兩月日,逢師子光、師子月同學二人,講《俱舍》、《攝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,皆來迎接甚歡。法師至,又開《瑜伽決擇》及《對法論》等,兩月訖,辭歸。>>又開《瑜伽、決擇》及《對法論》等,兩月訖,辭歸。
《瑜伽、決擇》>>是否止《瑜伽論》、《唯識決擇論》
就底下前後兩段文字:
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卷4:「法師就之,首末二年,學
《唯識決擇論》、《意義理論》、《成無畏論》、《不住涅槃》、《十二因緣論》、《莊嚴經論》,及問《瑜伽》、《因明》等疑已。」(CBETA, T50, no. 2053, p. 244, a21-24)
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卷5:「停兩月日,逢師子光、師子月同學二人,講《俱舍》、《攝論》、《唯識
[11]論》等,皆來迎接甚歡。法師至,又開
《瑜伽決擇》及《對法論》等,兩月訖,辭歸。」(CBETA, T50, no. 2053, p. 249, b9-12)
[11]論=三十【甲】。
《瑜伽決擇》的一個可能是指《瑜伽師地論.決擇分》。又,或者即是指《瑜伽師地論》。因為,參考這裡:
《瑜伽師地論釋》卷1:「攝屬一切瑜伽師故。如國王地。是故說名瑜伽師地。
問答決擇諸法性相。故名為論。欲令證得瑜伽師地。而說此論。故以為名。」(CBETA, T30, no. 1580, p. 885, a2-5)
「決擇」似乎有「論」的意思。
這一題我沒把握,我們再請教高明吧~
maha